《海岱考古·辑刊》杂志,年刊,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管,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其中主要栏目有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和专题研究等。该杂志主要聚焦于山东省的文物调查和考古发掘,发表相关的简报和报告,并重点刊载该地区考古学研究的论文。
《海岱考古》的内容丰富,涵盖了从新石器时代到先秦时期的中国沿海地区的考古学研究。它的命名源自于古代对山东半岛地区的称呼“海岱”,凸显了该杂志在地域研究上的专注性和专业性。主要栏目包括简报、研究报告、文献综述和专题研究,旨在为读者提供深入了解最新考古学趋势的机会。
该杂志在学术界具有重要地位,不仅为专业学者提供了交流最新研究成果的平台,也吸引了众多考古学爱好者和历史研究者的关注。在办刊过程中,它注重学术质量和文章的创新性,严格遵循学术规范,所有来稿均需经过同行评审。此外,《海岱考古》还努力保持与时俱进,反映考古学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技术进展。
《海岱考古》的订阅价格为每年240元人民币,它在国内考古学界及相关领域研究者、学者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学术资源,对推动区域考古学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有着重要影响。
研究报告 文献综述 简报和专题研究
(1)关键词:必须是意义明确的术语,一般应选取3~5个能准确反映研究方向、研究领域及研究地点的词。词与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2)题名应文题相符,一般不超过20字,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字、代号等( 一般不用副标题) 。
(3)按照国家标准GB/T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尽量使用阿拉伯数字。
(4)稿件内容符合本刊报道范围,无涉密问题,材料真实,数据可靠,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5)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职称、职务、学位、工作单位、研究方向、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表明作者身份的内容。
(6)论文如属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应在稿件首页地脚处注明“基金项目:××课题或项目 (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
(7)注释格式与顺序为著者(含整理者、点校者)、书名(章节数)、卷数(章节名)、版本(出版社与出版年月)及页码等。
(8)文责自负,不存在抄袭、剽窃、侵权等不良行为,未在任何正式出版物刊载,不允许一稿多投,不接受任何语种的翻译稿。
(9)参考文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未依次排列参考文献时,按作者、书刊名或出版社、出版年(期)、起讫页顺序标注。
(10)稿件正文请勿署名,作者姓名、作者简介、通信地址、电话及电子邮箱地址等请另页给出。正文中应注意避免出现与作者身份有关的信息。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 0.77
人气 7073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 0.45
人气 6961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 0.3
人气 6771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 0.84
人气 4761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 1.03
人气 4518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 0.16
人气 4449
省级期刊
人气 4126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 1.18
人气 3818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 0.8
人气 3764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 0.19
人气 2550